贊助商鏈接 |
村民們開始平整土地。“苗與苗間距20厘米,苗入土10厘米,露地面10厘米。扦插后再用手將土壓實。”旺堆多吉一邊講解苗木扦插法,一邊在田壟上示范。45名群眾在接受技術指導后,開始各自忙碌。
桑日縣旭日千畝苗圃果園基地位于雅魯藏布江畔,占地1017畝,是該縣打造的重點綠色富民產業(yè)。“這里原來是一片荒坡,我們投資3000多萬元改造開發(fā),已種植有綠化苗木、生態(tài)植樹苗、經濟林果苗等48個品種88萬株。”基地負責人巴桑達瓦介紹,2018年以來,基地已發(fā)放農民工資600多萬元,帶動17戶64人實現穩(wěn)定脫貧。
扎桑家是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,幾乎每天都來基地打工。扎桑掰著指頭算了一筆賬:自家種了8畝青稞和小麥,還養(yǎng)了9頭牛和20多只山羊,農牧收入2萬元,農閑時到基地幫忙植樹、育苗,一天工資150元,一年下來收入不少于6萬元。
土生土長的程巴村人巴桑達瓦經營過培訓學校、施工隊和茶樓,最終他把精力和多年積蓄投到綠色產業(yè)上。他說:“綠色產業(yè)不僅防沙治沙、保護生態(tài),而且還能帶動鄉(xiāng)親們致富,是發(fā)展趨勢。”
按照計劃,基地賣出的生態(tài)苗木用于造林治沙,林果苗讓群眾致富增收,綠化苗搭配毛桃苗讓山美起來。“那時,基地的山脊山溝將會是一片花海。”旺堆多吉對未來充滿憧憬。
3月中旬開始,西藏山南各地陸續(xù)進入植樹造林時節(jié)。按照規(guī)劃,今年山南市計劃種植樟子松、刺槐、紅花槐、楊柳樹等98.56萬株,面積4.68萬畝。
說起家鄉(xiāng)的變化,村民普布次仁的喜悅溢于言表:“綠色產業(yè)多了,自然環(huán)境變好了,致富的門路更廣了。”
“雅江造林,不僅綠了荒山沙丘,還富了百姓。”山南市林業(yè)和草原局生態(tài)保護修復科負責人洛桑索朗說,目前全市苗圃數量達58個,培養(yǎng)出一批有經驗、懂技術、重實踐的農民治沙隊伍,“種下綠色就是種下財富”的觀念根植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