贊助商鏈接 |
過去是“大撥轟”上山栽樹,而今是走進村莊幫農民美化家園。隨著本市大規(guī)模植樹造林逐漸接近尾聲,首都社會單位的義務植樹盡責形式也在悄然發(fā)生變化。
日前,首都全民義務植樹“城鄉(xiāng)手拉手,共建新農村”推進會召開。首都綠化辦主任鄧乃平表示,截至目前,全市已經有40個中央單位、200個市屬單位、700個區(qū)屬單位和60個駐京部隊與京郊700個村結成對子,累計出資6274萬元,義務植綠283萬株,相當于在平原造林4.7萬畝。
出錢,出苗木,出技術,各社會單位通過各種形式為結對村增綠添彩,撐起一片鄉(xiāng)間的綠蔭。
昌平下莊村,過去村里缺樹少綠。市自來水集團公司、市燃氣集團公司、市熱力集團公司聯合與下莊村結對后,為村里栽植各類樹木花卉2萬多株,幫助當地農民種植果樹3.5萬多株。如今的下莊村樹木蔥蘢,鮮花盛開,秋季瓜果飄香,成了當地遠近聞名的生態(tài)村、旅游村。
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支持下,密云縣王莊村的山場上,建起了大片的風景林。同時累計投資400多萬元,修建了云蒙山長城遺址公園,成為密云縣的著名景點,先后有109名村民在景區(qū)就業(yè)。
除了播種綠色,“城鄉(xiāng)手拉手,共建新農村”活動還實現了農村自然資源和城市市場空間的互補。東城區(qū)在舉辦龍?zhí)稄R會時,年年都為房山區(qū)無償提供特色農產品展銷場地。在北京奧運會和國慶60周年期間,西城區(qū)投資300余萬元從延慶縣訂購花卉200余萬盆,為城市環(huán)境增添了靚麗色彩,同時也增加了當地農民的收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