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97苗木網(wǎng)

珙桐特征特性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時間:2014-12-10 16:49:42 更新時間:2014-12-10 16:50:20   瀏覽次數(shù):7805
珙桐又稱鴿子樹、水梨子和鴿子花樹,屬珙桐科被子植物,落葉喬木,可高達15~25 m。樹皮為深褐色或者深灰色,呈不規(guī)則的薄片脫落
贊助商鏈接
 珙桐又稱鴿子樹、水梨子和鴿子花樹,屬珙桐科被子植物,落葉喬木,可高達15~25 m。樹皮為深褐色或者深灰色,呈不規(guī)則的薄片脫落。幼枝為圓柱形,當年生枝無毛為紫綠色,多年生枝為深灰色或者深褐色。冬芽呈錐形,有4~5對以覆瓦狀排列的卵形鱗片。葉紙質(zhì),為單葉互生,幼枝頂端簇生,呈寬卵形,長9~15 cm,寬3~5 cm,頂端短急尖或急尖,尖頭微彎,基部為深心形或心形,邊緣為粗鋸齒狀,葉面為亮綠色,切面有稀疏的長柔毛,老時無毛,背面密集淡白色或淡黃色的絲狀粗毛[1-4]。葉柄呈圓柱形,幼時有稀疏短柔毛。雄花與兩性花同株,由1朵雌花或者兩性花和多數(shù)雄花頂端形成成頭狀花序,兩性花處于花序的頂端,且雄花圍繞四周,花形像鴿子展翅,基部紙質(zhì),有2~3個短圓狀倒卵形或短圓狀卵形的花瓣狀的苞片,長7~15 cm,寬3~5 cm,初呈淡綠色,隨后呈乳白色,最后呈棕黃色脫落,花期4—5月。果實是長卵圓形的核果,呈紫綠色附黃色斑點,長3~4 cm,直徑15~20 mm,外果皮較薄,中果皮為肉質(zhì),內(nèi)果皮為骨質(zhì)附溝紋,種子3~5個,果梗圓柱形較粗壯,果期為10月。珙桐喜愛生長于海拔700~1 600 m的深山云霧里,空氣濕度要求較大。喜微酸性或中性腐殖質(zhì)且深厚的土壤,不耐旱、不耐土壤貧瘠。 
  2 育苗移栽技術(shù) 
  2.1 種子選擇與處理 
  氣溫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,因此低海拔的珙桐種子成熟要早,因而要分期進行種子采集,盡量選擇成熟、飽滿、個大的種子,以提高種子發(fā)芽、幼苗破土和抗逆的能力。珙桐的種子必須經(jīng)過自然變溫的沙藏處理。具體的做法是:先將種子剝皮洗凈,用1.5 %高錳酸鉀進行消毒,然后再將種子與細沙以2∶1的比例拌勻,以20~30 cm的厚度平堆在排水較好的空地上,最后覆蓋5~10 cm厚的細沙。除夏季外,每個月翻動1次,同時要注意放積水、防踐踏、保濕。經(jīng)夏季日曬雨淋和冬季風(fēng)雪冰凍,翌年春天便可播種。但是必須注意的是,沙藏一定要在室外的露天下進行,才能發(fā)揮作用。如果堆放在室內(nèi),就算是經(jīng)常開窗、保濕,存儲2年也僅有少數(shù)種子會破口出芽,80%的種子依然完好新鮮。 
  2.2 苗圃地選擇 
  由于珙桐種子較小,破土能力不強,又由于葉片多且大,蒸騰量也較大。因此,苗圃需要選擇濕潤、疏松、肥沃、透氣且排灌方便的土壤,或是草木灰、蜂窩煤爐灰、發(fā)酵腐熟的人工肥與細沙、細土的混合土,或是樹林里枯枝落葉層較厚的土壤,或是細泥沙、城墻土、廄肥的混合土。而鹽堿地、雜草叢生地、低洼的爛泥田和沙礫不適合作為苗圃。同時,苗圃還需用藥對土壤進行殺蟲消毒,而且必須在種子沙藏處理前就開始整地。 
  2.3 播種 
  處理好的種子如果直接播在苗圃,由于出苗時間不同,而且有些果核能出苗3~5株,導(dǎo)致苗木高低、疏密不一,會影響苗木的質(zhì)量。因此,最好采用大棚溫室或沙床催芽移栽的方法,不僅能較好的利用光照、肥力、地力和遮陽設(shè)施,而且能保證苗勻、苗齊、苗壯。具體措施:在2月底至3月初,在大棚或背風(fēng)向陽地制作沙床,鋪上10~15 cm厚的細泥沙,撒入開裂的種子,播種量為300~400粒/m2,覆蓋4~5 cm厚的細泥沙和農(nóng)膜。大噴催芽時溫度要保持在30 ℃以下。播種后20~40 d逐漸有芽苗出沙。如果光照強烈,要及時除掉農(nóng)膜罩上遮陽網(wǎng)。如果仍有霜凍或寒潮,要繼續(xù)蓋上農(nóng)膜。當幼苗轉(zhuǎn)綠并有真葉出現(xiàn)時,要將幼苗以行距20 cm、株距10 cm移栽到事先預(yù)備好的苗圃里,并安裝遮陽設(shè)備。移栽最好選擇在多云或陰天進行,隨起隨栽。栽后要及時澆水,且葉面噴灑甲基托布津500~800倍液以防治病蟲害。 
  2.4 搭建遮陽設(shè)施 
  珙桐幼苗最怕33 ℃以上的高溫、曝曬及干旱,因此不僅要保持苗圃土壤濕潤,而且要遮陽,以免高溫燙傷和曝曬導(dǎo)致珙桐生長緩慢。通常使用遮陽網(wǎng)進行防曬,用平頂式的網(wǎng)蓬要比拱式的好,而且高度要超過人的高度,周圍用網(wǎng)包嚴,以便更好的管理。還可以在苗床上撒上麥穗、松樹葉、鋸末、谷殼、青苔等雜物,既能減少強烈光照對幼苗的傷害,又能起到保濕、調(diào)溫、防結(jié)塊等作用。 
  2.5 苗期管理 
  一是澆水。珙桐苗期最怕高溫、干旱及曝曬,因此要定期澆水以保證土壤濕潤,且降低地溫與氣溫。最好采用噴灌,如果土壤黏性重,可把水放入溝內(nèi)進行慢慢滲灌的方式,切忌澆水過量與大水浸灌,以防爛芽。二是病蟲害防治。如果已對種子和苗圃進行消毒滅菌,那么苗期引發(fā)的病蟲害一般不會很嚴重。但仍還是要進行防治,因為蠐螬能吃掉或咬傷1個一至二年生的苗木根部,小地虎一晚上能咬斷很多苗木。三是追肥。珙桐通常會在春季和秋季各抽1次梢,因此施肥在早春最好,夏季施復(fù)合肥2~3次,秋季施人糞尿1次。同時還要注意定期的除草松土。 
  2.6 適期移栽 
  珙桐苗出苗移栽時,苗木越小長勢越好、成活率越高。一般一至二年生的苗木能不帶土球移栽,而3年及3年以上的苗木在移栽時必須帶好土球。由于珙桐3月中旬會散葉,因此最好在秋季進行珙桐移栽,春季移栽宜早不宜晚,而且最好是在陰雨天進行起苗、運輸和移栽。珙桐僅僅在幼苗時期和移栽成活前怕陽光曝曬,因此移栽后需逐年增加光照。移栽后,土壤仍要保持疏松透氣,以免影響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長。在高海拔地區(qū)栽種的珙桐,冬季需要及時做好防寒防凍工作,及時冬灌和培土。 
  2.7 移栽后管理 
  一是澆水。移栽后第1個月需每天澆水1次,早晚都可進行;移栽后第2個月均勻澆水4次;移栽后第3個月澆水2次;以后每月澆1次水即可。二是施肥。從移栽后第3個月需施有機肥1~2次,第4個月施磷鉀混合肥1次,以后每月可酌情施肥。三是降溫。當光照強烈或氣溫超過39 ℃,地表溫度相對較高時,需及時采取降溫、避暑措施,如白天搭棚防曬,傍晚澆水降溫等。 

推薦閱讀:

添加到百度搜藏 添加到百度搜藏
 
關(guān)鍵詞: 珙桐
 
[ 行業(yè)資訊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(guān)閉窗口 ]  [ 返回頂部 ]
 
 
苗木行業(yè)圖文推薦
苗木行業(yè)新聞推薦
贊助商鏈接
苗木花木類新聞點擊排行榜
新聞特別推薦
 
 
APP應(yīng)用權(quán)限 | 聯(lián)系方式 | 發(fā)展歷程 | 匯款方式 | 付費會員 | 廣告介紹 | 網(wǎng)站介紹 | 版權(quán)隱私 | 法律聲明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友情鏈接 | 網(wǎng)站留言 | 廣告服務(wù)
597苗木網(wǎng)是中國專業(yè)的苗木網(wǎng)站,每天更新最新苗木求購信息, 綠化苗木價格, 最新苗木供應(yīng)信息和最新苗木資訊
ICP備案號:魯ICP備19004792號 1魯公網(wǎng)安備 37068502000062號
copyright @ 597苗木網(wǎng) 2019-2026版權(quán)所有. 增值電信業(yè)務(wù)經(jīng)營許可證:魯B2-20190044